9月16日,上海申花在亚冠精英联赛中遭遇逆转失利,客场1-2不敌韩国江原FC。这场败仗的背后,是申花为备战本周末中超榜首大战所采取的轮换策略,但这一战术安排也让他们付出了亚冠失利的代价。
比赛在江原主场展开,这是该队历史上首次晋级亚冠正赛。开场阶段双方均显得谨慎,上半场补时阶段,特谢拉接高天意精准任意球,凭借个人能力率先破门。然而下半场风云突变,主队在第54分钟由前韩国国脚洪喆劲射扳平比分,九分钟后具本哲完成反超进球。
技术统计显示,江原FC全场控球率达到63%,完成10次射门,而申花仅有2次射门机会。这样的数据对比客观反映了比赛进程,申花的失利可谓合情合理。
从阵容安排来看,申花主帅明显为9月21日与成都蓉城的中超榜首大战留力。除特谢拉外,其余外援均未首发,蒋圣龙、陈晋一等核心球员也获得轮休机会。朱辰杰和特谢拉在下半时被提前换下,进一步印证了球队的战略重心已转向国内联赛。
这场失利引发了对中超球队双线作战策略的思考。目前四支参加亚冠的中超俱乐部都面临同样难题:如何在保证联赛竞争力的同时,应对亚洲顶级赛事的挑战。江原FC本场同样采取轮换策略,派出全替补阵容,反映出亚洲俱乐部普遍面临的多线作战压力。
申花与蓉城的对决将直接影响中超争冠格局,球队为此精心布局无可厚非。但亚冠成绩事关中国足球的积分排名和声誉,如何平衡两项重要赛事,需要各俱乐部拿出更科学的阵容轮换方案和战术部署。